“中原出?!柫x窯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在廣州開展

11月10日,“中原出海——鞏義窯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在廣州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

展覽由河南省文物局、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廣州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承辦。

展出百余件鞏義窯陶瓷

陶瓷是中國的一大發(fā)明,也是人類的一大發(fā)明。海上絲綢之路是中西方之間商品貿易、技術傳播、文化交流和人員和平往來的大通道。鞏義窯是中國古代陶瓷工藝與文化的杰出典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者。

鞏義窯興于北魏時期,唐代達到鼎盛,其主要燒造區(qū)域位于今河南省鞏義市大小黃冶和白河村一帶。鞏義窯不僅是唐三彩的主要產地之一,也是唐青花的故鄉(xiāng),是一座彰顯非凡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窯場,其產品與工藝在陶瓷為媒、海路暢通的時代背景下遠走四方。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策展人王斯宇表示,此次展覽共展出河南、揚州、廣州出土的鞏義窯陶瓷器131件/套,包括三彩鴨銜梅花杯、三彩雕花杯等國家一級文物及鞏義黃冶窯、白河窯出土的白瓷、唐三彩、唐青花等,這是鞏義窯專題文物首次集中在廣州亮相。“通過此次展覽,我們致力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陶瓷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精神在當代得以傳承和延續(xù),豐富而珍貴的文物,生動再現(xiàn)了匠心獨運、輝煌燦爛的唐代陶瓷工藝與文化內涵,以及唐代東西方貿易往來和文明交流互鑒,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多元、包容特質?!?/p>

此次展覽是“城市考古與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廣州工作站”成立后,廣州與河南兩地攜手推進考古成果闡釋與展示的開篇之作,旨在借助文物展覽,將最新考古成果分享給參觀者,增進社會公眾對海上絲綢之路的關注。

同時,本展覽的成功舉辦還得益于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鞏義市博物館、揚州博物館等單位的鼎力支持,共同為市民朋友們呈現(xiàn)一場異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揭秘鞏義窯陶瓷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端的重要港口和商業(yè)都會,在陶瓷逐漸成為海貿商品大宗的唐代,廣州扮演了各地窯口產品集散樞紐的關鍵角色。歷年來,廣州考古發(fā)現(xiàn)了各地窯口的陶瓷器,其中有一些來自于鞏義窯的藍釉、三彩、白釉藍彩和白釉綠彩器。此外,1998年發(fā)現(xiàn)的“黑石號”沉船出水鞏義窯陶瓷以及用廣東罐包裝的長沙窯瓷器等,表明廣州應該是鞏義窯陶瓷器揚帆出海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

本展覽從“黑石號”沉船出水的鞏義窯產品切入,分“器韻萬千”“匠心冶陶”“彩器盈途”“東西匯融”四個部分,主要講述鞏義窯紛繁眾多的產品,是為誰而作、作何用途,又如何自中原出海、駛向遠方,從行為考古學的角度系統(tǒng)展示鞏義窯陶瓷器生產、使用、流通的全過程。

第一部分“器韻萬千”直觀展示鞏義窯產品的釉色與裝飾,突出白瓷、三彩、絞胎、白釉綠彩、青花等紛繁的陶瓷器類,重點闡釋鞏義窯制瓷工藝的三大變革:白瓷的生產、唐三彩的興盛、唐青花的創(chuàng)燒,體現(xiàn)鞏義窯“斑駁燦爛 變化萬千”的特點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第二部分“匠心冶陶”展示陶模、素燒器、窯具等,從器物成型與燒制工藝兩個方面詮釋鞏義窯如何燒制出種類豐富、工藝復雜的陶瓷器。同時,借助窯爐體驗區(qū)、唐三彩制作工序手繪、視頻和陶?;拥榷鄻踊恼故拘问剑龑в^眾走近窯火的熾熱世界,感受古代匠心與智慧。

第三部分“彩器盈途”探討鞏義窯器物的使用。以用途討論較廣泛的唐三彩為例,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揭示三彩器既用于日常生活、宗教供奉,亦作為明器,陪伴逝者安息。

第四部分“東西匯融”呼應前言,嘗試回答“鞏義窯產品如何自中原出海,登上‘黑石號’駛向遠方”這一問題。通過展現(xiàn)揚州、廣州出土的鞏義窯陶瓷器,追溯鞏義窯作為北方陶瓷重鎮(zhèn),自中原腹地出發(fā),遠渡重洋的貿易航線。隨著商品貿易、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與深入,鞏義窯陶瓷器也成為多元文化激蕩交融的載體。